益康脂90
【產品簡介】
磷脂被譽為與蛋白質、維生素并列的“第三營養素”,具有很高營養價值。
磷脂是細胞的主要構成成分,促進細胞組織的新陳代謝,維持細胞膜的正常結構和功能。卵磷脂能使細胞活化。能有效地改善生物膜功能,提高機體的代謝能力、自愈能力和再生能力。
磷脂不僅是細胞結構和生物膜的必須組分,還是膜蛋白的組分、生物活性物質(如前列腺素和孕酮)和抗體(白細胞三烯)等合成的前體物。
磷脂可以補充膽堿,膽堿是中樞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重要前體物質。
磷脂在動物體內合成時,需蛋氨酸供給甲基,在飼料中添加磷脂可節省動物體內蛋氨酸的消耗,降低蛋白質的需求量。
【磷脂的功能】
乳化作用,提升油脂利用率,減少油脂用量
減少脂肪肝的發生
提高幼小動物的成活率
提供膽堿、亞油酸和亞麻酸等必需脂肪酸
促進動物對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
保護飼料中的不飽和脂肪酸
【成分分析】
項目 | 指標 | 項目 | 指標 |
丙酮不溶物(%) | ≥90.0 | 卵磷脂(PC) | 34.0 |
酸價(mg KOH/g) | ≤35.0 | 腦磷脂(PE) | 19.0 |
水分及揮發物含量(%) | ≤3.0 | 肌醇磷脂(PI) | 16.0 |
粗脂肪(%) | ≥90 | 磷酯酸絲氨酸(PS) | 15.0 |
磷脂酸(PA) | 3.6 |
【研究歷史】
1812年,磷脂最早是由Uauquelin從人腦中發現。
1844年,科學家Golbley從蛋黃中分離出來,并于1850年按照希臘文lekithos(蛋黃)命名為Lecithin(卵磷脂)。
1861年,科學家Topler又從植物種子發現了磷脂的存在。
1925年,科學家Leven將卵磷脂(磷脂酰膽堿)從其他磷脂中分離出來。
1930年,發現大豆磷脂,是迄今為止最為豐富的。
2016年,山川生物首次研發了飼料級粉末磷脂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
添加本品后,可節約膽堿、抗氧化劑和油脂等
原配方中油脂添加量 (kg/t) | <10 | 10~20 | 20~30 | >30 |
益康脂90添加量 (kg/t) | 1 | 1 | 1~2 | 1~2 |
減少油脂量 (kg/t) | 1~2 | 2~3 | 4~8 | 5~10 |
【試驗簡報】
(1)3kg益康脂90取代
1. 試驗設計
對照組:基礎配方+豆油(25kg/噸)
1#組:基礎配方+豆油(19kg/噸)+益康脂90(3kg/噸)+3kg玉米
2#組:基礎配方+豆油(16kg/噸)+益康脂90(3kg/噸)+6kg玉米
2. 試驗數據
3. 試驗結論
由上圖可以看出:
用3公斤益康脂90取代6公斤豆油,可以顯著的改善日增重,采食量及料肉比。
用3公斤益康脂90取代9公斤豆油(2#料),采食量比對照組略有下降,但是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,料肉比顯著低于對照組。
因此,用3公斤的益康脂90取代6-9公斤豆油是完全可行的,可以大大改善生產性能。
(2)2kg益康脂90取代
試驗設計
對照組:基礎配方+豆油(25kg/t)
益康脂90:基礎配方+豆油(17kg/t)+益康脂90(2kg/t)+玉米(6kg/t)
試驗結論
用2kg益康脂90取代8kg豆油是可行的,在平均日增重、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數值上差異不顯著,且能夠大大降低仔豬腹瀉率。
(3)1kg益康脂90取代
1. 試驗設計
1#料: 911(不含豆油及磷脂粉)+ 豆油(25 kg /噸)
2#料: 911(不含豆油及磷脂粉)+ 豆油(19kg /噸)+ 益康脂90(1kg /噸)+ 5 kg玉米
2.試驗數據
3. 試驗結論
用1kg益康脂90取代6kg豆油是可行的,對仔豬的生長性能沒有顯著的影響。
【包裝規格】 10kg/袋。